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廖冰报道:江西农业大学大学生经济研究协会以“关注经济现象,探讨经济热点,学习经济理论,增长经济才干,培养经济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目标为指引,2022年1月12日至18日,由经管学院廖冰博士带队,精心挑选28名成员组建“经济研究协会营队”赴高安市独城镇开展以“‘返乡反哺’我先行·回报桑梓促振兴”为主题的科教文卫服务活动,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入“返乡反哺”全过程,以“五育并举”提升“返乡反哺”含金量,开创经济研究协会“返乡反哺”实践新高地,促使经济研究协会“返乡反哺”的“独特印记”日益明显。
一、德育铸魂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营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分别联系独城中心小学和独城中学开展义务支教活动,将爱国主义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搜集爱国典型案例,并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意识,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促进教书与育人完美统一。此外,还讲述了疫情防控、交通出行、健康饮食、安全用电、防火等知识,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安全认知。
二、智育固本增才干,乡村振兴出实招
为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四新”发展要求,增强学子服务乡村振兴意识和情怀,营队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方面开展一系列专题调研,并献计献策,旨在为服务当地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江农方案”与“江农智慧”。
服务产业兴旺,献策新型经营主体。营队召集砂糖橘种植大户开展座谈,并前往“高标准现代化砂糖橘基地”考察,以了解砂糖橘产业、项目与基地发展现状与突出问题,并献计献策,为砂糖橘种植“传经送宝”,助力砂糖橘“产业+项目+基地”腾飞发展。
服务生态宜居,强化生态环保认知。营队召集村两委干部就厕所革命、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治理开展座谈,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现状、成效与困境。随后,营队带上扫把、垃圾桶,走上街道,深入独城镇社区街道清扫枯枝烂叶、路边垃圾、废弃杂物,并发出“关于村民爱护房前屋后卫生的倡议”,旨在帮助村民树立和强化生态环保良性认知,促进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服务乡风文明,营造良好民情风俗。营队连村寻访金婚夫妇、“十星级”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身边好人、抗疫先锋、最美帮扶干部、最干净户、光荣之家等,与其合影留念,并赠送冲洗过塑后的照片。同时,营队十分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小孩,每到一村,均会寻访留守老人和留守小孩,并创造机会提供“亲情连线”机会,利用即时通信设备与其子女和父母进行电话交流沟通,从人文关怀视角对当今留守老人和留守小孩给予了更大关注。
服务治理有效,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营队深入独城镇所辖各村,召集村两委干部、部分村民代表开展“基层管理与治理”座谈会,以了解当地村干部基层管理与治理现状、成效与困境,营队提出要发挥党建引领,构建“镇党委-共同体功能性党支部-村户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治理共同体,高效推进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模式,以基层之治破解发展之困。
服务生活富裕,开展“点对点”帮扶指导。营队召集镇领导、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户、边缘性返贫户开展“脱贫攻坚巩固”座谈会,详细了解当地相关扶贫、脱贫政策及其配套实施细则,通过走访脱贫户,了解其收入现状及变化,增收渠道来源,脱贫产业、项目、基地发展状况等,同时,针对部分农户开展“点对点”帮扶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方面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以破除“文化+产业+项目”发展藩篱,助力村民“多元”增收致富。
三、体育强身显风采,持之以恒健体魄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营队成员体育锻炼意志培养,队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身着队服,队伍整齐,下乡期间,每天坚持30分钟晨跑,队员统一喊出“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经协经协,坚持不懈”的经济研究协会口号,显现出队员十足的精气神,成为独城镇街道上每天早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美育化人润心灵,讴歌时代陶情操
为深化政校合作,探索“高校+政府”合作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礼赞建党百年,讴歌时代精神,营队携手独城镇机关共同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春节联谊晚会”,为大家奉上了一道文化大餐,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盛宴。整场晚会异彩纷呈,节目丰富多样,有贴近民俗的广场舞《最炫民族风》、弘扬反腐倡廉的小品《是谁呢》、歌颂伟大祖国的朗诵《我的祖国》、展现青春活力的对唱《流星雨》以及积极向上的合唱《追梦赤子心》。除此之外,更有由独城镇机关干部声情并茂褒扬民族英雄的《赵一曼的示儿书》,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此次晚会通过美育元素温润了学生心灵的真善美,同时展示了新一代青年的家国情怀,陶冶了爱国情操,还进一步深化了政府与高校的合作交流。
五、劳育淬炼提本领,实践探索得真知
劳如果实,不劳无获。接种疫苗是防控新冠病毒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暴发的情势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接种疫苗更显得尤为重要。营队成员化身“防疫志愿者”,以防疫为契机,分成五组充当志愿者开展第三针疫苗接种者引导、填写接种申请表、接种信息录入、接种秩序维持、接种留观查验等志愿服务工作。当天共开展500多名人员接种工作。队员们众志成城,筑起了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增强了劳动意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营队组织晚餐制作的“乡亲乡爱”团建活动,根据前期分工安排,队员各司其职,买菜、洗菜、切菜、烹饪等,通过日常生活“小事情”(做饭)来提升劳动“大能力”,更好地践行了德、智、体、美、劳中劳动教育,丰富了队员的寒假业余生活,有效促进了队员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提高了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队员们看着自己辛勤劳作做出的可口饭菜,感到无比激动和高兴。
此次“返乡反哺”社会服务活动成功举办,得到了独城镇党委、政府与独城中学、独城中心小学等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特别鸣谢!“返乡反哺”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是经济研究协会精品特色活动之一,每年一次。今年“返乡反哺”较往年独具创新,融入了“五育并举”元素,还探索出了以“高校(大学生社团)”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党建+政府+高校(大学生社团)+企业(基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模式,为助推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各项事业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值得推广。今年“返乡反哺”得到了独城镇干部与群众的一致好评,被独城镇政府授予“优秀服务营队”称号。未来,经济研究协会将继续坚持“五育育人”导向,承担好作为高校社团协会培养摇篮的责任,努力探索“以德为先、以智为本、以体为重、以美为贵、以劳为基”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