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91-86849968 ∣ 广告热线:0791-86890976 ∣ 投稿邮箱:edujxnews@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普通高校

廿载芳华 初心如磐 ——记南昌航空大学2022年度“最美辅导员”温素梅老师

2023-03-30来源:大江网编辑:徐超作者:李梦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李梦遥报道:她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始终以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己任,她用心用情、一心一意,是学生心中的领路人、守护者和家里人,她用二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努力驻守育人工作的最前线,在与学生最贴近的地方散发出温暖与关爱。她,就是南昌航空大学软件学院辅导员——温素梅。

  真诚温暖,德育路上传递爱与力量

  “这位同学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这位同学现在自己创业了,这位同学参与了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两位同学在大学生运动会拿到了冠军,这位同学读的软件工程专业,现在已经是作家了......”个子不高,瘦削身材,温素梅平日里看起来颇为朴素,但提起自己的学生,眼神晶亮,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让她整个人都温柔生动起来。

  除了这些让人瞩目的学生,对那些曾经的“问题学生”的共情、鼓励与陪伴,让温素梅更加接近同学们心目中“妈妈”的形象。曾有一名学生因为一些心理问题,平时需靠吃药来治疗,但是在毕业之前,这名学生却突然“失联”。温素梅寻遍了学校每一个地方、问遍了所有相关的人,终于联系上了他,通过综合考虑,暂时为他办理了休学。只是,他依然拒绝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

  但是温素梅与生俱来的温柔,让她永远对他人有更多的亲近和理解。面对已经放弃自己的学生,她虽然内心煎熬,却坚持每天同他通话、交谈,关心他的学业和生活。毕业之际,这名学生终于向温素梅敞露心扉:“温老师,我都已经准备放弃参加毕业设计和答辩了,我没有信心也觉得没面子,不想与其他人有任何联系。但是,您一遍遍打电话和发信息后,我决定再试一试……”

  现在,这名曾经几乎放弃了自己的学生,顺利参加了工作,组建了家庭。如今,他依然会和温素梅保持联系,在节假日发来祝福和问候。“那么好的孩子,我真的很能理解他内心的痛苦,也很想帮助他勇敢地面对痛苦。看到他现在过得很好,我觉得很开心。”这是一名老师才能体会的那种欣慰和自豪之感。

  无私奉献,平凡之中铸就师德风范

  从教20年,温素梅从学生口中的“温姐姐”“温阿姨”,升级为了“温妈妈”。依靠的,则是她对辅导员这份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

  在学生们眼中,她爱“串门”、常“唠叨”、解人意,是学生们的知心好友。平常之时,温素梅常常查寝串门,给学生们解忧纾困;疫情期间,她尽力安抚无法返校的学生,令同学们安心不已。若是遇上学生生病,她定会忙前忙后、送医问药,时时挂心。

  “就算放假在家,我也是24小时手机不离手。没有别的,就是担心我的学生们有什么急事,又联系不上我。”平平淡淡的话语背后,却是温素梅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与奉献。安家在湖北武汉的她,自己一人带着读初中的儿子在南昌生活,仅有节假日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而这样难得又短暂的家庭时光,也常常因为学生的事情被打断:“坚守岗位20年,说不辛苦是假的。但每每听到孩子们喊我‘温妈妈’,每每看到问题解决后他们的笑脸,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温素梅的办公桌上,整整齐齐摞着数十年来的工作记录,微信、邮箱里,塞满了学生们青春期的烦恼。“第一次见到她我就觉得非常亲切,就像小区里平常低头不见抬头见,随时会和你打招呼的邻家阿姨。”作为一名中途转专业的学生,2018级软件学院的王西平同学回忆起和温素梅相处的点点滴滴,非常感慨。“她真的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师,相较‘老师’这个称谓,我更喜欢叫她温阿姨。我刚转过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上机实验、打卡签到、校外实习这些都是温阿姨一点一点帮我解决,那些复杂的表格她都会打好检查完再传过来,能做到如此细心周到,真的很难得。行胜于言!她对我们的好我们能够真切感受到,她做的事情我们都会深深记在心里。”

  而在温素梅这,学生小小的进步就是自己最大的满足。她从来不计得失,不逐功名,面对其他部门多次抛出的橄榄枝,她并没有另投他处,而是婉言谢绝:“我喜欢和学生们打交道,他们热烈有朝气,单纯又勇敢,我应该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教学相长,人生路上携手共同成长

  一切要从那个遥远的夏天说起。2003年,南昌航空大学在武汉招聘适合岗位的辅导员。那年,温素梅刚从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她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和炙热的初心,提着沉重的行李坐上了开往南昌的长途车,成为一名辅导员。

  所有环境、事物、周围的人都是陌生的,在第一次开班会的时候,温素梅还很青涩,会下意识地脸红、结巴,匆匆说过几句话就结束了发言。但,如今由温素梅再讲出来,那些刚工作时的不安和过渡时期的难处仿佛过眼云烟。在二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她见证学生们的进步,同时也没有停止自我的成长。

  现在的她,早已不再是那个拘谨少言的温素梅,她在每一次与学生的沟通里迅速成长,逐渐从话最少的人变成了“最唠叨”的人。她会去观察每个学生,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并试图走进他们的内心;她会去看一些年轻人相关的书籍,主动接触当下在学生当中流行的事物;她会主动关心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就业情况及身心健康,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实际困难,对特殊学生予以帮扶。她还会为了学生的事情忙前跑后,会把学生随口一提的愿望牢牢记下,会因为学生生病担心难受,也会因为他们考上理想的院校喜上眉梢。温素梅就这样默默地站在学生们的身后,将他们的喜忧装在眼里,记在心上,更在需要帮助时,随时出现,毫无例外。

  温素梅的工作越来越忙碌。在软件学院工作期间,她先后担任团委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培养秘书、党委组织员、学工办主任等多个职务。在人手最紧缺的时期,她甚至曾一人承担两个年级、700余名学生的带班工作。她直言,如今越来越习惯高强度的工作,也能承受更重的担子。至于方法嘛,无他,依旧还是跟学生打交道。只是,温素梅并不机械地重复每天的常规工作,她会花时间思考,如何与学生相处、怎样更好地帮助学生……

  她不止步于思考,而是一位实践者,身体力行地去证明,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关爱,他们都是想进步的。她在乎的不仅是学生们能不能毕业,而是他们在未来的人生当中是不是还可以更好,他们是不是还可以走得更远、跑得更快。

  二十载的坚持,从初显峥嵘的教学大楼到风华正茂的巍巍学府,从尘土飞扬的马路到飞速穿梭的地铁,从稚嫩懵懂、手忙脚乱的少女到独当一面、麻利干练的前辈,温素梅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城市的变迁和人生的成长:“我没有想过别的问题,我就是很喜欢这些学生。只要能帮到他们,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2015级学生王龙华在《我在昌航遇到的好老师》中这样形容温素梅:“她以大爱包容我,呵护我,在我困惑、迷茫与失落时,她总会出现在我的面前,无微不至、心细如发。她,是我前进的榜样与动力”。来自学生的评价,或许就是温素梅二十年付出的最好注脚。正是因为爱与相信,成就了学生心中的温素梅,也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新闻热线:0791-86849968
广告热线:0791-86890976
投稿邮箱:edujxnews@126.com
江西网警在线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