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职业教育的有关决策部署,11月19日,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青岛成功召开,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作为牵头组建单位之一,由学校党委书记张家菁带队出席成立大会。
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中国测绘学会指导下,由海克斯康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青岛)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三家单位联合牵头组建,目前已联合158家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建设。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江西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杨涵深,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雷,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家菁,海克斯康测量系统大中华区执行总裁、海克斯康大中华区CFO王德勇,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金昌,海克斯康测量系统大中华区CTO、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季红专等嘉宾领导出席成立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监测行业相关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130余名专家教授、老师及企业代表们共同见证了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19日上午,举行了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预备会,预备会由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罗晓东主持。会议审议讨论通过了《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及共同体理事长单位、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理事单位、秘书长单位名单。
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由海克斯康大中华区教育生态事业部总经理孙东辰主持。在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致辞环节,来自指导单位及共同体牵头单位代表对共同体的成立表达了诚挚祝愿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期望。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在致辞中表示,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是增强智慧监测行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更多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现实需要,共同体的成立对于推进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将起到重要作用。
江西省教育厅职成处副处长杨涵深在致辞中表示,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大胆尝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是将智慧监测科教资源优势转换为行业发展胜势的创新之策。
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雷在致辞中表示,东北大学将以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为契机,依托科学技术,进一步建立健全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构建产教供需对接机制,跨区域汇聚监测行业产教资源,完善联合培养各层次人才,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努力促进智慧监测行业产教布局高度匹配。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家菁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恩奋进,大力推动“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积极推进智慧监测行业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凝心聚力,协同各成员单位搭建智慧监测行业政校行企研多元合作综合平台。
海克斯康测量系统大中华区执行总裁、海克斯康大中华区CFO王德勇在致辞中表示,组建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国家教育战略的落地,海克斯康将与大家一道不断加强共同体自身建设,集政、行、校、企各方面优质资源,持续提升共同体的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让人才、科研成果等要素“活起来”,力争把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成具有独特影响力的人才培养平台和创新孵化沃土。
随后,大会举行了共同体成立启动仪式,并为首批加入共同体并积极承担各项共建职责的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及副理事长单位授牌。
19日下午,与会人员参观了海克斯康智慧产业园,并举行了智慧监测行业发展论坛和专项工作委员会会议。发展论坛由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贾蓬主持,与会专家分享了精彩的报告,现场气氛高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金昌作《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共赢》主题报告。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涛作《卫星遥感智能解译分析平台建设及综合监测应用》主题报告。
海克斯康测量系统大中华区CTO、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季红专作《海克斯康多元融合可视化监测方案》主题报告。
未来,全国智慧监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同心而行、同向发力、同频共振,重点在“联合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装备”“联合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成长通道”“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搭建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建立国际交流平台,联通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向开展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国智慧监测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和行业人才需求报告,赋能智慧监测行业创新发展,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有力的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目标。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