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91-86849968、86849626 ∣ 投稿邮箱:edujxnews@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教育 > 教育新闻 > 教育资讯

职业教育铺展多元成才路

2025-02-06来源:人民网编辑:吴宣作者:王一涵

  近年来,各地职业教育热潮涌动。课堂精学技,职场展身手,诸多口碑职校的热门专业一席难求。不少职业学子凭技能“逆袭”,在行业里崭露头角。在职业教育的天地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与追逐职业理想的奋进志向,正并肩前行。

  在产业革新的浪潮中,职业教育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职校生进入各行各业,在制造业车间、服务业一线发挥专长,带来了蓬勃生机。技能型人才涌现,职业教育火热,背后是社会多元包容的发展格局和迈向技能强国的实干追求,映照出“专业适配、校企联动、产教融合”的职教培育生态逐渐成形。

  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当企业在用人考量上愈发重视毕业生的实操能力的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却依然存在,学生、家长担心“低学历、难就业”,对其望而却步,职校面临招生困境。校企合作中,部分企业就业承诺难以实现,无法为学生铺就畅通就业路。职业教育要想稳健前行,这些短板问题有待解决。

  职教破局突围,需要做好产教融合。一方面,校企联手,企业与院校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打造一个高度模拟的实践平台。职业院校根据企业用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优化课程,育苗更加有的放矢。如一些校企共建“定制班”,学生毕业即精准入职,让课堂与职场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如对企业实施减税、设置专项资金等优惠政策,为企业投身职教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政府充当“守护者”的角色,构建起一套全面而细致的监管机制,让校企合作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合规有序。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实力过硬的“双师型”队伍。教师“充电”,选派教师深入企业项目实战,在实战中磨炼,将前沿技术与实操经验带回课堂,使教学更加贴合实际。院校搭建平台,广邀企业技术骨干走进校园“传经送宝”,通过讲座、培训、课程研讨等形式,传递行业精髓,弥补教学与企业需求的脱节短板。如此双管齐下,才能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培育适配产业需求的优质人才。

  还应该看到,伴随着产业升级,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结构正在不断变化,各行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应适时转变观念,摘下对职业教育的有色眼镜,摒弃学历“刻板标尺”,打破成见,以能力、技能论英雄。以往职业教育在学历晋升方面受限,学生无法圆梦大学,这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如今,打破职业教育的学历“天花板”,畅通职校学生升学通道势在必行。只有提高职校生的薪酬待遇与职业荣誉感,才能给他们的逐梦之旅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产业革新筑牢根基,为广大青年铺展多元成才的康庄大道。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江西网警在线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红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