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通讯员 史凌宇、崔志敏)2024年,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上级有关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学校科教、人才等方面优势,聚焦“五大振兴”开展工作,与村民们携手并进,扎实推动定点帮扶的丁家山村乡村振兴事业稳步前行。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坚强战斗堡垒。“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是聚焦“关键少数”。工作队从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上率先破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与村“两委”班子结成帮带对子,帮助其强思想、提能力、转作风,村“两委”的凝聚力、战斗力、带动力明显增强。二是盯紧“绝大多数”。从发展壮大党员队伍上精准点题,严把党员“入口关”,切实提高发展党员质量,2024年协助村党组织从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1名,为党组织注入新活力。三是强化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在实际履职担当中不断强化纪律意识。
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筑牢强村富民根基。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驻村工作队立足丁家山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确定了“巩固发展现有优势特色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型产业项目”的工作思路。2024年,丁家山生态农业产业园猕猴桃、果冻橙等水果喜获丰收,产量超100吨,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这一片红火的景象,得益于不断加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为进一步优化丁家山村产业格局,拓宽村集体与村民的增收渠道,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立足村情实际,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决定在丁家山村建设一个设施设备先进的规模化、标准化养鸡场,预期建成后将带动村经济收入超10万元,还将为20余名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真正实现产业兴、百姓富。
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筑牢幸福和谐基调。在推进丁家山村基层治理工作中,驻村工作队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干在一线,深化平安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在平安乡村建设一线,工作队围绕矛盾化解、防电信诈骗等展开宣传,实地开展村“五小场所”、在建产业项目检查。在防汛一线,工作队化身“堤坝守护者”,连续15天坚守堤坝,用实际行动守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美丽乡村建设一线,工作队积极探索,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治氛围,村民们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日渐提高,村容村貌持续改善,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明显。2024年2月,丁家山村获九江市2023年度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示范村前十名。
强化为民服务初心,筑牢党群同心堡垒。民生“关键小事”,件件都是“头等大事”,驻村工作队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进民生实事。聚力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丁家山村赵家巷路口改造建设、张家涵护栏安装等民生工程。为减轻脱贫户、监测对象家庭子女上学压力,工作队通过九江市“万企兴万村”工程,积极联系九江市鼎力置业有限公司为4户困难家庭的6名学生提供全额助学,年资助额达13万余元。“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关乎民生福祉的两头。2024年工作队把建好“一老一小”幸福院当作重中之重的为民服务事项,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5万元,精心打造集用餐、休闲等于一体的活动场所,用爱守护“一老一小”,使温暖在乡村流淌。
强化攻坚成果衔接,筑牢防止返贫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队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防返贫动态监测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入户排查大走访,足迹遍布丁家山村每一寸土地,通过逐户核查收支、住房、医疗、教育等情况,帮扶举措精准务实,坚持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政策,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截至目前丁家山村共有脱贫户和三类人群16户51人,16户未出现返贫致贫现象,并实现了收入持续增长。
强化校村联动聚能,筑牢协同发展基石。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科技、人才、智力等优势,搭建起一座联通校园与乡村的桥梁。学校以“抓好产业培育,增强造血功能”为抓手,统筹推进、全力支持丁家山村的项目谋划和产业发展,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2024年投入20万元帮助丁家山村发展养鸡场等产业项目。产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学校电商、无人机等专业师生到村里开展送技术下乡、直播助农等活动;深化消费帮扶模式,让丁家山村农副产品搭上高校“直通车”,帮助丁家山村集体经济增收9万余元;支部慰问温暖有力,学校定期开展支部慰问帮扶脱贫户、监测对象心连心活动,党员们带着物资走进农家,传递温情,拉紧校村情谊纽带。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