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红谷滩区是首府首区,红谷滩区各级各类学校,与红谷滩同成长、共繁荣。一所学校就是一面旗,一位校长就是一个标杆。从校长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红谷滩教育人的魅力,从学校形象上,我们领略红谷滩校园文化焕发出的无限活力。我们从中撷取了10位校长,对他们进行了访谈,敬请关注。
梁贵生
梁贵生,江西师大附中党委委员、滨江分校校长,2022年获红谷滩区“十佳校长”荣誉称号,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称号和江西师大“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称号。
记者:梁校长您好,所我们所知,你曾是我省第四批援疆教师中的一员,能简单分享一下援疆体会吗?
梁贵生:20年前,带着党和政府的嘱托,我投身到祖国西北边陲,到新疆克州一中工作。初到克州,干燥的气候、独特的饮食和不同的语言让我感到明显的压力,“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如何和维吾尔族老师有好的互动”等这些问题时刻萦绕在我脑海。因为学生普遍基础较弱,我便拿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因材施教,授课之外,我经常走进学生家中,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融入维吾尔族老师群体,我经常指导青年维吾尔族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获得克州一中师生的广泛好评。
记者:作为江西师大附中党委委员、滨江分校校长,你办学兴校的法宝是什么?
梁贵生:2018年1月,我先是担任南昌凤凰城上海外国语学校校长。在民办学校异军突起,竞争白热化的情形下,我带领全体教师,把准学校发展方向,始终把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放在第一位,学校因此取得了骄人成绩,中考一类重点率连年位列南昌市前三名。两年后,我接任江西师大附中滨江分校执行校长,如何把一所创办10年出头,办学成绩始终在全市同类学校领先的学校继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大题。经过与干部、师生座谈,走访友校,我确立了几个兴校抓手:
一是多赛道全面开花。结合滨江校区的办学实际,全面发力传统赛道(中高考)、国际赛道(国际化)和特色赛道(体育)。学校加大“强基计划”针对性培养力度,在高一高二设置强基课程选修课,高三高考后组织强基培训。义务教育保持南昌市领先地位,尤其中考全市头部学生数量遥遥领先。逐步扩大国际部办学规模,在2022年国际部高三年级录取中,师大附中学生录取斯坦福大学,90%以上的同学进入美国前五十名大学就读。学校的体育竞技水平也在南昌市同类学校遥遥领先,女篮和足球队多次在省市运动会中获得冠军。
二是青蓝工程培名师。我们重视青年教师成长,培养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在附中进德修业、守正创新、笃行致远。新进附中的教师通过青蓝工程进行班主任和教学师徒结对,用“青蓝工程”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们在专业领域不断精进,提升职业素养,引领学生成长。入校工作只有短短几年的葛丹丹老师,在入校时便在学校统筹双向选择下拜了沈敏老师为师,经过几年的跟岗听课学习,葛老师在江西省基础教育课例展示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是特色课程赋能。在“双新”和“双减”要求下,围绕“一核六翼一体”的建设思路,以培养知行合一的具有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中学生为目标,构建具有附中特色的责任课程体系。除了完成国家课程,我们还积极拓展其他课程,通过德育活动、研学实践、职业体验、社团活动、兴趣特长等五类课程,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发展,以长课程、短课程和微课程的形式开设。因此,航模课程,文学欣赏课程,舞蹈课程和PS入门课程等十余们学生喜欢的课程进入了学生的课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四是德育体系育人。附中学生践行“阳光、自主、创新”的理念。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就是“传承赣鄱三色文化”的研学实践活动。2021年,学校组织非毕业班全体师生赴赣州、吉安、宜春等6地市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传承赣鄱文化,建设美丽江西”研学实践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员研学实践活动已覆盖全省11个地市95个县(市、区)。除此之外,学校社团发展领先全南昌市,志愿服务项目屡获省市大奖。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